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云南享有“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催生出美丽的“鲜花经济”。多年来,云南鲜切花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国市场上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市考察,第一站走进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了解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情况。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七彩云南考察指导。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心系高原特色农业,要求云南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这为云南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同现场村民和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向他们询问花卉品种、市场销路、收入等情况,勉励大家:“你们这个事业搞得很兴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我给总书记重点介绍了
106个品种中的7个”
一场瑞雪悄然而至,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银装素裹。鳞次栉比的智能温室大棚里,千亩花海比俏争春。
2024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195万亩左右,农业产值达48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400亿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鲜切花产量206亿枝,均为全国第一,产量相当于给全国人民每人提供了约15枝鲜花,给全世界的人每人提供了2.5枝鲜花。习近平总书记听了介绍,点头表示赞许。
“在展示区,我向总书记介绍了花卉品种。”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技术负责人杨佳回忆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经历,难掩激动。她说,当天现场共展示了106个花卉品种,前10个品种均为“云南造”,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种子是花卉产业的“芯片”。云南一手抓国外引进,一手抓自主培育,努力打造我国花卉种业创新高地,目前已获得新品种国家授权800余个,占全国授权的47%,位居全国第一。云南省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的不到5%提高到了15%,拥有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省花卉领域领军人才及杰出人才团队占全国的1/2。
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听介绍,一边仔细察看鲜花的形态。
“我向总书记重点介绍了‘赤子之心’和‘红船’这两个云南自主研发的玫瑰品种,‘赤子之心’这个名字表达了我们本土花卉育种工作者对壮大云南花卉产业的初心。”杨佳说,除了这两个自主研发的品种外,还向总书记介绍了辐射带动群众增收最广的紫色玫瑰品种“紫霞仙子”,这个品种的瓶插时间长达45天以上,而普通玫瑰的瓶插期一般为7至15天左右,很受市场欢迎。
一簇簇、一团团,排成一列的玫瑰花、马蹄莲花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一步一花、一步一景,杨佳边走边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雪山’‘高原红’两个玫瑰品种,是白色玫瑰品种、红色玫瑰品种的销量冠军。”
在彩色马蹄莲展示区,杨佳向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介绍了两个品种——黑色的“黑洞”和白色的“纯艺术”。杨佳说,总书记饶有兴致地了解了“黑洞”马蹄莲的价格、用途等。“所有鲜切花品类里,只有彩色马蹄莲里有黑色,售价也比一般马蹄莲高了两倍。”杨佳向总书记介绍,因单价远高于玫瑰,马蹄莲多用于花艺,不单独作为鲜切花售卖。
地处低纬高原,垂直气候特征鲜明,光热、生物资源丰富,让云南成为北半球农业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一方沃土。“丽江的高原气候很适合马蹄莲等球根花卉的种植。”杨佳介绍,目前园区里量产的彩色马蹄莲鲜切花涵盖白、黄、粉、紫、橙等色系18个品种,年产量约90万枝,彩色马蹄莲亩产值达50万元,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温室马蹄莲种植基地,生产的彩色马蹄莲鲜切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
“总书记对农业如数家珍”
穿过展示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智能温室2号大棚。
棚外冰天雪地,棚内温暖如春,花开正艳。与姹紫嫣红的玫瑰花一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农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