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开花店的人,一大批都是文艺青年,这部分人对于商业,对于市场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大多都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实体花店本身来说,有几个因素直接制约了其自身的生存与扩张。
1. 鲜花消费的巨大波动性。
礼品花市场,说好也好,毕竟客单价极高,毛利润也高;坏处就在于,其波动性太大,情人节、七夕、圣诞节订单量暴增。这点和婚庆行业极为相似。为什么没有巨型的婚庆公司?这里面都是有原因的:做婚庆是一个比较浪费人力的业务,接单多就意味着要养着大量的职员。但是很不幸的是,中国人结婚很喜欢扎堆挑好日子。这样的结果就是,订单多的时候,婚庆公司依然不能招聘大量员工来应付订单,因为这些人在没有订单的时候就是大量的成本浪费。反观花店,同样的困境。
2. 目标用户线下分散。
同样是消费习惯的问题,买花的顾客在人群中占比并不高。而一个实体花店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其覆盖面是有限的。假设可以覆盖十万人,其中有百分之1的目标群体,每个目标客户身上挣得100元,最终也不过区区十万元的收益,再加上一些婚庆什么的杂单,扣除成本以后,能挣的钱一只手数的过来。这就是传统实体花店的天花板,模式所决定的永不可破的屋顶。